說好要開「臨床手札」這個專欄的,但是卻從部落格開張以來從未認真寫過,真是對不起各位格友諸君。這次要談的這個case,挺適合拿來談談講講的,就當作「臨床手札」的鼠年開春第一炮吧!

近日的患者群中,來了一位媽媽帶著讀高中的兒子前來就診,媽媽先說兒子腳踝扭傷,但是去西醫那兒熱敷電療了一個月,卻始終好不了,經朋友推薦才來版主這兒。版主一看,這就是台語所謂的「翻腳刀」,好發於打籃球、網球、羽毛球之類需要跳躍的劇烈運動,當你打球躍起再落下時,踩到別人的腳,後果經常是苦不堪言。版主猶記曾看過廣告才子孫大偉所寫的書「人慾恆流」,裡頭就提到他曾經在打籃球的躍起動作時,也是落下踩到別人的腳,結論是:打石膏、拄拐杖長達三個月!

這位讀高中的大男生,實在讓我忍不住要嘮叨一下,現在的青少年都是怎麼回事啊!穿球鞋都不穿好,鬆鬆的穿在腳上,鞋帶也不綁緊,平常就這樣懶懶散散的走路,連打球時也是這副樣子。結果呢?等到跳起來再落下沒踩到地時,腳掌根本踩不到鞋子的底部,只踩到鞋子邊緣,腳踝當然就非扭傷不可了!

腳外踝扭傷的初期症狀,就是瘀青、韌帶受傷,根據媽媽的描述,也不脫我的判斷,去西醫治療就是熱敷、電療、做超音波、吃止痛藥,如此這般長達一個月。但是當然是未見起色,困擾之餘,也才有與版主結緣的機會。

版主先詳細檢查患者受傷的左腳踝與脛骨,由於外踝扭傷,讓患者的身體重心不覺偏向右側,讓中間距骨更往內擠壓,所以走路時就會繼續拉扯已經受傷的韌帶,連帶也使膝蓋疼痛、腰部也開始酸痛。媽媽嚷著說電療一個月都沒有用,版主只能笑笑說,骨頭跑掉了,當然就要想辦法讓骨頭復位,電療應該是不能讓骨頭搬回老家吧!

找到問題,接下來就是對症下藥。先以推拿手法讓距骨正位,再舒緩外側的小腿肌肉韌帶,每次就診之後必須連續敷藥六小時。初診之後,隔天的腳踝便消腫了一大半;就診兩次之後,這對母子消失了大約一週,再出現時媽媽說真的好很多,兒子也說不大痛了,但是當然還沒完全好,沒來只是因為有事。

故事說完了,結論呢?是版主的推拿手法打敗了電療嗎?還是要說一套方法(比如說:電療)不能醫百病?不過倒是可以這樣說,球鞋要穿好,打球才不容易受傷,也才不會讓媽媽這麼辛苦帶你來看病。不管看中醫西醫都好,如果看太久覺得沒有改善,就得多方詢問,也許換個醫生看看也不錯。當然,版主這邊都歡迎你來詢問兼看病喔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gblue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